年報行情點燃!基金、外資埋伏業績高增股

 人参与 | 时间:2025-07-05 08:13:39

正值A股上市公司2024年業績預告期,公告顯示,半導體、算力概念、能源化工等板塊多個公司業績大幅預增,在利好刺激下,市場也走出一波年報行情。1月17日,多隻年報預增股大漲,、、等多隻個股漲停。

記者梳理發現,部分業績預增股是公募基金和外資機構的心頭好,去年三季度已有多隻基金提前重倉埋伏其中,隨著個股股價一路上漲,這些基金業績表現不俗。

隨著上市公司業績陸續披露,哪些行業有望在2025年延續高增長?接受采訪的基金公司對記者表示,2025年科技與製造板塊,以及消費領域的業績、估值修複確定性相對較強。其中科技與製造板塊在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的雙重推動下,或有望實現業績和估值的雙重提升。

AI、半導體業績釋放,公募基金埋伏其中

近日,多隻半導體、算力概念股預告2024年業績高增,市場也走出了一波年報行情。熱門股股價一度達到最高點777.77元,1月17日,三德科技、華源控股、聯化科技等多隻個股漲停。

記者梳理發現,基金經理對業績確定性的個股具有更強的偏好,其中不少為基金經理青睞的重倉股。以近期市場最熱門的大牛股寒武紀為例,該公司2024年預計營收10.7億元到12億元,較2023年同期相比增長50.83%到69.16%,淨利潤虧損同比收窄10.34%到26.64%。德邦基金雷濤、陸陽管理的德邦鑫星價值A在2024年四季度大幅加倉寒武紀、、和,該基金近一年業績回報達到62.24%。

另外一隻市場熱門股亦發布公告,預計2024年度歸母淨利潤實現18.1億元到20.1億元,同比增長43.29%到59.12%。被動指數基金是海光信息重要持有人,華夏上證、易方達上證科創板50ETF、華夏國證半導體芯片ETF、華夏上證50ETF和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分別位於該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的第1、第4、第7、第9和第10位。

業績表現不錯的同樣有多位基金經理重倉,前十大流通股東席位中公募基金占據4席,華泰柏瑞滬深300ETF、華夏國證半導體芯片ETF、國聯安中證全指半導體ETF和興全趨勢投資分別位於第5、第6、第9和第10位。在該季度,華夏基金和銀華基金分別有50隻、34隻產品持倉該公司,在所有投資者中,基金合計持股比例達到14.76%,

基金經理雷濤、陸陽認為,光模塊作為真正受益於全球AI建設浪潮的領域,前期的業績釋放能力已經得到充分驗證。除此之外,在算力能力不斷升級以及AI推理需求愈發強烈的背景下,新技術路線會有新的產品需求以及國內不斷湧現出新的產業鏈供應商,包括CPO、AEC、電源和液冷等。

雷濤、陸陽表示,今年以來,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算力仍然是產業各方競相投入的必要基建資源,算力行業仍在不斷加速兌現業績的成長性。回顧海內外各大科技巨頭的發展戰略,投資算力既是激發當前業務活力的有效手段,也是把握未來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算力競賽是AI競賽的必要條件之一,在決策態度上,沒有廠商願意放棄這張未來科技生態的入場券。

能源化工板塊預喜,外資重倉“業績王”

從行業板塊來看,能源化工股也頻出業績高增股,這些公司也是外資機構的重要持倉對象,以為例,該公司預計2024年淨利潤11億元~13億元,同比增長11039.13%~13064.42%,成為近期披露的“業績王”,摩根士丹利國際、高盛集團和瑞士聯合銀行在2024年三季度分別買入正丹股份前十大流通股東第5位、第7位和第8位。

此外,磷化工龍頭股預計2024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增長235.39%~268.90%。2024年三季度數據顯示,高盛集團重倉至前十大流通股東第8位。華源控股預計淨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730.26%~848.87%,摩根士丹利國際出現在華源控股前十大流通股東第5位,招商基金王平管理的招商量化精選A位於第8位。

金鷹基金表示,從已公布業績預告來看,化工、機械設備業績表現較好,機械設備行業在2024年前三季度整體業績承壓,但較上半年有所改善,受益於政策補貼和海外補庫影響,預計四季度歸母淨利潤增速或有望延續正增長。

金鷹基金建議,化工板塊需關注行業內的龍頭企業,以及具有技術創新能力和成本優勢的企業。總體而言,這些板塊在政策推動和市場需求的雙重作用下,具有一定的投資價值,但投資者也需注意市場波動和行業競爭等風險。

基金公司看好2025年消費業績確定性

業績確定性向來是基金經理配置個股的重要參考指標,2025年哪些行業有望迎來業績和估值修複?

金鷹基金表示,從已公布的業績預告來看,機械設備、電子、化工業績表現較好,機械設備行業在2024年前三季度整體業績承壓,但較上半年有所改善,受益於政策補貼和海外補庫影響,預計四季度歸母淨利潤增速或有望延續正增長。電子行業方麵,全球消費電子持續回暖,AI部署、“折疊屏”等產品革新有望密集推出,掀起消費電子換機潮,帶動代工廠資本開支向上。當然也應該注意到,當前業績預告披露率還不足以表征業績的整體情況,投資者應當理性地看待。

金鷹基金認為,2025年科技與製造板塊,以及消費領域的業績、估值修複確定性相對較強。

其中科技與製造板塊在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的雙重推動下,或有望實現業績和估值的雙重提升。

從消費板塊來看,主要得益於政策的大力推動和市場需求的逐步回暖。2025年,政策推動經濟增長促進消費的力度將進一步加大,消費板塊有望迎來業績和估值的雙重修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將“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置於九大任務之首,凸顯了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和引領性作用。

東海基金則表示,從業績角度出發,A股在2025年麵臨的盈利增長壓力整體小於2024年,業績修複的領域包括但不限於受益於內需增長的泛內需方向,以及產業鏈過去幾年經曆出清和產能消化的鋰電、風電領域。去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消費作為九大任務之首,在保持“價格總水平”平穩的總體指導下,包括工業品在內的商品和服務價格均將成為穩定名義GDP的重要支撐。

“2024年4個月的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效果顯著,我們預計增加特定人群收入和更大範圍的消費補貼將成為2025年穩定內需的重要手段。雖然報表端暫時無法反映消費刺激及複蘇,以盈利作為估值錨的大多數內需品種短期仍難以獲得基本麵的確認,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政策的推進,內需方向勝率正在逐步提升。”東海基金表示。

顶: 52474踩: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