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王
1、廣大領地的主人
查理五世是哈布斯堡王朝廣泛的皇室聯姻的最終產物。他是出身於哈布斯堡家族的西班牙國王腓力一世與卡斯蒂利亞的胡安娜(瘋女胡安娜)之子,阿拉貢的斐迪南二世與卡斯蒂利亞的伊莎貝拉一世的外孫,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連一世和勃艮第女公爵瑪麗的孫子,生於根特,在低地國家被撫養長大。他童年時的教師是烏得勒支的艾德裏安(即日後的教皇哈德良六世)。
查理五世的具體國籍很難說明。從父方來看,他是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一員,但他不是純粹的德國血統。他的母親是西班牙人, 西班牙也是他的帝國的核心, 但他在西班牙卻經常感到自己是個外來者。他的母語是法語,那是他長大的地方“低地國家”(包括今天的比利時,盧森堡,荷蘭和法國的北部-加來海峽大區)的貴族們通用的語言,然而法國正是他終生的敵人。
查理於1506年(他的父親死於那一年)繼承了低地國家和弗朗什孔泰。當他強悍的外祖父斐迪南二世在1516年去世後,他成為一片巨大領地的擁有者,這片領地包括他母親的卡斯蒂利亞和斐迪南二世統治的阿拉貢、納瓦拉、格拉納達、那不勒斯、西西裏、撒丁, 以及整個西屬美洲(在他統治時期,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由於征服墨西哥和秘魯又擴大了好幾倍)。他剛抵達西班牙就不得不與爭取自治的城市作戰,一些西班牙貴族則對他在卡斯蒂利亞為一些佛蘭德人安插官職感到不滿。最終所有的反抗都被他壓服,一個順從而強大的西班牙構成他日後在歐洲馳騁的基礎。
在祖父馬克西米連一世去世後,查理又得以繼承哈布斯堡家族在奧地利的產業。通過向選帝侯行賄等手段(得到德意誌銀行世家富格爾家族的資金支持),他在1519年戰勝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當選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2、與法國和土耳其的戰爭
查理五世把法國和奧斯曼帝國視為在歐洲僅有的需要認真對待的對手。為爭奪意大利和有爭議的勃艮第領地,他與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進行多次戰爭(1521年―1525年,1527年―1528年,1536年―1538年,1542年―1544年)。1525年查理五世在帕維亞戰役中俘虜了弗朗索瓦一世,並迫使他簽署了1526年馬德裏條約, 在這份文件中法國承諾放棄對意大利北部的要求。然而弗朗索瓦一世被釋放之後立刻讓巴黎議會宣布馬德裏條約非法,因為它是強迫簽署的。
弗朗索瓦一世與教皇克萊芒七世締結科尼亞同盟反對查理。作為報複,查理五世1527年再度侵入意大利。西班牙軍隊焚掠了羅馬,這使查理五世有些尷尬,但卻成功阻止了教皇批準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離棄查理的姨母阿拉貢的凱瑟琳。
奧斯曼帝國是另一個甚至更令人畏懼的敵人。土耳其的軍事機器極為強大,其海軍控製著地中海。從1526年開始,查理五世與蘇丹蘇萊曼一世(立法者)進行激烈的爭鬥。1535年查理五世在突尼斯取得了一次關鍵的勝利,然而1536年弗朗索瓦一世與蘇萊曼一世結成反查理五世的同盟。盡管弗朗索瓦一世於1538年被說服簽署一項和約,他並沒有放棄和土耳其人結盟的想法。1542年弗朗索瓦一世再次與奧斯曼帝國聯合。查理五世則與亨利八世聯盟(1543年),並且迫使弗朗索瓦一世簽署了Truce of Crepy-en-Laonnois. 查理本人後來與奧斯曼帝國達成妥協,雙方都想從龐大的戰爭開支中脫身。
3、反對宗教改革
查理五世為天主教奉獻了全部忠誠乃至狂熱。他是宗教改革運動的激烈反對者,並企圖建立一個“世界天主教帝國”。1521年,查理五世以皇帝身份傳喚馬丁ⷨ𗯥加沃爾姆斯宗教會議(許諾保證路德的人身安全)。他在這次會議上宣布路德及其追隨者為非法(1521年沃爾姆斯敕令)。
1524年有鑒於德國爆發農民起義而新教諸侯組成了施馬爾卡爾登聯盟,查理五世決定把德意誌事務交給弟弟斐迪南(即日後的斐迪南一世)全權辦理。
1545年特倫特公會議的召開宣告了歐洲天主教勢力反對宗教改革的浪潮的開始。查理五世決心懲罰德意誌的新教王公。1546年查理五世與施馬爾卡爾登聯盟開戰。在戰爭的第一階段(1546年―1548年)他打敗了薩克森選侯約翰ⷨ
特烈, 並將投降的黑森侯爵(慷慨的)腓力一世監禁起來(1547年―1552年)。然而,他是先勝後敗。新的戰事於1552年爆發後,查理五世遭到一係列失利,遂與諸侯簽訂1555年奧格斯堡宗教和約。
4、查理五世與美洲
1523年,查理五世授權聖多明各法官艾利翁探查今日美國卡羅來納州一帶的陸地。後者在當地建立了歐洲人在美洲的第一個殖民點。1550年查理五世在Valladolid召開會議,討論對美洲印第安人殘忍地使用武力是否有違道義。
5、主動退位
1555年在擊潰新教力量的最後努力失敗後,查理五世就開始脫離政治生活。他把自己的個人帝國――西班牙和低地國家傳給了兒子腓力二世;把神聖羅馬帝國傳給了弟弟斐迪南一世(1555年10月25日放棄尼德蘭王位給腓力;1556年1月16日放棄西班牙王位給腓力;1556年9月12日放棄皇帝帝位給斐迪南)。
查理五世的晚年是在西班牙埃斯特雷馬杜拉的尤斯特修道院度過。他可能患上了神經係統疾病。查理五世死於1558年,在他生命的後20年中,他一直受到痛風病的折磨。
6、查理五世的家庭
妻子:葡萄牙公主伊莎貝拉,1526年結婚
子女:
腓力二世,享年71歲。
瑪麗亞(1528-1603),嫁馬克西米連二世,享年74歲。
胡安娜(1535-1573),嫁葡萄牙太子若昂,終年38歲。
法國國王
⠂ ⠂ 1、身份背景
⠂ ⠂ 英明的查理五世 Charles V le Sage (1337年1月21日―1381年9月16日)法國瓦盧瓦王朝國王(1364年―1381年在位)。他逆轉了百年戰爭第一階段的戰局,使法國得以複興。
查理五世是約翰二世(好人)之子。1356年英國人在普瓦捷戰役中俘虜了他的父親約翰二世,查理五世遂成為國家的攝政者。事實證明他比父親稱職得多。
為籌集使約翰二世獲釋而必須支付的贖金,查理重新召開已中止了多年的三級會議;但在其索款的要求被拒絕後,他又將三級會議解散。1357年3月在各方強烈要求下,查理再次召開三級會議,並頒布“三月大敕令”,擴大會議的權力。但這個敕令最終並未實施。1358年,查理在商人艾蒂安ⷩ欨 導的市民起義中被趕出巴黎。
查理五世任攝政時的另一次巨大起義浪潮是紮克雷運動。他依靠其父約翰二世的宿敵、納瓦拉國王惡人查理的力量將這次暴動鎮壓下去。
⠂ ⠂ 2、進行改革
1360年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三世逼近巴黎附近,查理明智地與英國人簽訂了布雷提尼和約。和約對法國不利,但它卻使查理五世有時間來進行改革。他主要依靠小貴族和市民作為同盟,強化稅收製度,加強王權,並使用一部分雇傭軍來代替作戰不力的民軍。在充分加強了法國的國家機器之後,查理五世於1369年向英格蘭開戰。他的戰爭進行得很順利:1372年收複普瓦圖和布列塔尼,1373年又擊潰南下波爾多的英軍。到1374年,英國人手中隻剩下五個港口:加來、布雷斯特、瑟堡、波爾多和巴巴約訥。查理五世於這年與英格蘭締結3年停戰和約,將大部分收複的失地劃歸王室直轄。但在1377年,他又向英國人發動進攻。
不宜過高估計查理五世的改革,它主要是通過集中使用有限的資源和使人民生活惡化實現的。在查理五世死後,各種矛盾便一齊爆發出來,以致亨利五世在1420年又攻占了大半個法國。
查理五世曾是巴黎大學的監護者。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