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膝長談是什麽意思(促膝長談是什麽意思)
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促膝長談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促膝長談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談心談話,凝聚起連隊建設向心力。圖為演訓間隙,雷達站黨支部組織向黨旗宣誓活動。 邵晨陽攝
寫在前麵
去年底,中央軍委印發的《軍隊委員會(支部)工作規定》,對黨支部組織生活製度作了調整優化,新增了談心談話製度,把黨中央關於經常開展黨內談心談話的部署要求固化為組織生活製度,推動常態長效落實。
“連隊工作的好壞,首先取決於黨支部工作的好壞。”中部戰區空軍某雷達站黨支部在開展黨內談心談話時,注重融入日常、抓在經常、保持時常。敢點真問題、敢講真看法,敢揭短亮醜、敢較真碰硬,讓談心談話切實成為了提高黨覺悟、幫助黨員成長進步的有力抓手,有效推動了連隊全麵建設和戰鬥力提升。
從方法到製度,談心談話的內涵都不同尋常
坐在桌子前,攤開談心談話記錄本,站長朱雪建突然發現自己有些“不太會說話了”。這位雷厲風行的硬漢子,此時顯得局促不安。
朱雪建向來信奉“行勝於言”,無論走到哪裏,麵對什麽情況,永遠幹在前、衝在前、苦在前。對於談心談話,朱雪建一度認為那是“嘴皮子功夫”。
新規出台後,談心談話成為一項必須落實的組織生活製度。朱雪建也因此被推到了談話桌前。
身為黨支部副,他與戰士們談心談話,完全沒有了平時工作中那股爽快的勁頭。了解戰士基本情況、下步工作打算,他在筆記本上記了小半頁紙後,接下來就陷入“尬聊”之中。
“有這時間,與其坐在這裏‘空談’,還不如拉到訓練場上練一練。”幾次談心談話過後,朱雪建一度頗不適應。
當朱雪建為“張不開嘴”糾結時,支部委員、三級軍士長劉偉修正麵臨著“泛泛而談”的困擾。
與朱雪建不同,劉偉修作為雷達站思想骨幹,是戰友們無話不談的“知心大哥”。按劉偉修自己的話說:“與我談過心的戰友,沒有上千,也有數百。”
對此,下士操縱員李劭烜深有感觸。一次值班過程中,李劭烜出現操作失誤,多虧與他搭檔的劉偉修及時出手,才化險為夷。在歸隊路上,劉偉修見李劭烜一直耷拉著腦袋,主動靠前做工作,三言兩語,便解開了他的心結。
同樣的“套路”,用在新製度下的談心談話中,劉偉修總覺得缺了點啥。
“問問家裏怎麽樣,問問最近怎麽樣,總感覺像是沒話找話。”之前劉偉修與幾名黨員談心談話,盡管談的過程中“天馬行空”、從不冷場,可談話內容難免空泛。
不過,通過幾番談話,劉偉修摸出了一點“門道”。與以往的談心不同,新製度下,談心談話的內容、深度、對象都有所變化,有著更高的標準與要求。過去的“老套路”,雖然用著順手,也能發揮不少作用。但作為黨支部委員,自己如果停留在“三兩句話解扣子”上,顯然無法完全承載起推動連隊建設、破解工作矛盾、預防傾向問題等更多效能。劉偉修看著自己的談心談話記錄本,陷入了深思。
“談心談話曆來是我黨我軍的‘傳家寶’,如何讓製度轉化為質效,我們都在摸著石頭過河。”該旅領導坦言,當談心談話固化為一項組織生活製度,這就與經常思想教育中的談心有了本質區別。作為一個全新的課題,出現種種困惑也在情理之中。
從方法到製度,談心談話的內涵都不同尋常。中部戰區空軍政治工作部組織處處長白靖忠認為:“如何談出深度、談出效果?如何觸及根本、直擊要害,進而達到增進團結、凝聚力量、攻堅克難的目的?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認真研究。”
坦誠的談心談話就像黏合劑
一場談心談話,迫在眉睫。
一次演訓任務,該站一號班組操縱員小王稍有猶豫,貽誤了戰機。
“眼睛都長哪去了!那麽大個目標你看不著嗎?”還沒等任務結束,朱雪建就坐不住了,對著小王直接“開炮”。小王大氣都不敢出,緊張中又失誤了。
演訓間隙,姚奇峰把朱雪建拉到一旁:“你最近脾氣有點大,是不是壓力比較大啊?”坦誠交心中,朱雪建如實吐露了心聲:“馬上要比武了,我今年也麵臨職務晉升,心裏著急。”
把準思想脈絡,姚奇峰有針對地講起他的老連長任職5年幹勁不減,最終在上級比武中勇奪金牌越級提升的經曆。
“火車頭”穩,全連才能穩。墩足苗,才能長得高。戰友的推心置腹,讓朱雪建認識到問題所在。他不僅主動找到小王談心,為發脾氣誠懇道歉,還在接下來的支委會上,剖析個人思想、提出整改措施,請黨支部隨時監督。小王也認真反思檢討自身能力不足,提出下一階段的成長目標。
“談心談話不是相互博弈,並非一定要分出誰對誰錯。”姚奇峰說,隻要大家都坦誠相見,真理會越辯越明,道理會越講越清,“繩結”就會自然而然地慢慢解開,隊伍也會越談越團結。
坦誠的談心談話,就像黏合劑,對強固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有著重要作用。隨著談心談話越來越深入,朱雪建“行勝於言”的觀念也產生了根本變化。
今年站裏組織評功評獎,僅有的1個三等功名額炙手可熱。符合條件的兩名黨員骨幹都是連隊中堅,民主測評也是並列第一,黨支部最終根據連隊建設需要選定了其中一名人選。陳遠河作為業務骨幹,落選讓他難以接受,明顯工作不在狀態。
朱雪建找到陳遠河,講起自己讀軍校時參與評功評獎的經曆:“我當時是學員隊的骨幹,自以為有先天優勢,結果也遺憾落選……”
談心談話中,朱雪建以親身經曆為切入點,換位思考,站在陳遠河的角度看問題,引導他正確看待評功評獎的結果,朱雪建還幫助他在與戰友的橫向對比中分析原因,尋找差距與自身的優勢。談著談著,陳遠河的臉紅了,主動向組織敞開心扉。
“壓在心頭的石頭沒了,工作幹勁也回來了!”問題解決後,陳遠河精神麵貌煥然一新。
同誌越談心越齊,支部越談越有力。四級軍士長李瑞兵明顯感覺到,大家比以前更敢說了,也更願意說了,官兵關係更加密切,大家的主人翁意識也變強了。
在姚奇峰心中,有著一個談心談話的光輝範例:長征途中,毛主席通過談心談話,逐漸在黨的高級領導幹部中間統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識,為在遵義會議上結束“左”傾路線的錯誤指揮奠定了基礎,在危急時刻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
“談心談話製度落實得好,將會煥發出多麽大的現實偉力。”姚奇峰在筆記本中這樣寫道。
解開談心談話這道題,也就解開了連隊建設的一道“密碼”
今年8月,經過士官學校深造的下士胡沛林,躊躇滿誌地回到雷達站。看到老戰友、熟悉的裝備,胡沛林摩拳擦掌,準備大展拳腳。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一次,站裏雷達裝備突發故障,胡沛林臨危受命,卻遭遇“滑鐵盧”,檢測半天愣是沒有找到故障點。自那以後,胡沛林像是“霜打的茄子”,幹什麽事都提不起勁頭。
姚奇峰拉著胡沛林促膝長談:“按道理,你剛回到站裏,我就該與你談心談話。我從很多老骨幹那裏了解到,你有衝勁,但時常毛躁。”
沒承想,姚奇峰非但沒有第一時間安慰胡沛林,反而直指胡沛林身上存在的問題。
看到胡沛林低頭不語,姚奇峰起身與胡沛林並排而坐:“我剛畢業時也曾急於踢開‘頭三腳’,特別能理解你的心情。這次失利並非壞事,希望你能夠正視自身短板。踏踏實實將學習成果與實踐相結合,我相信你一定能幹出成績。”
一番推心置腹,胡沛林重新振作起來。之後每次裝備維護,胡沛林都主動跟學。課餘時間,他常常一個人在陣地上對著裝備圖紙“跑電路”、摸儀表、判參數,很快成了雷達站的業務骨幹。
“解決實際問題的密碼,就蘊藏在談心談話製度中。”姚奇峰感歎,新規中明確了“崗位變動必談、組織處理必談、發生家庭變故必談、發現苗頭傾向必談”,抓好這“四個必談”,也就抓住了連隊建設的主動權。
“要求提了,注意事項反複說了,一到落實上就打折扣。”有段時間,姚奇峰發現個別骨幹出現了“嚴人不嚴己”的苗頭傾向。深入了解情況後,姚奇峰當即展開談心談話,對相關骨幹進行嚴肅批評,並召開黨員大會,拿出具體措施、嚴抓整改。
“事關連隊建設,再小的苗頭也要重視。”姚奇峰說,針對發現的苗頭問題,及時展開談心談話能夠很好起到防微杜漸、未雨綢繆的作用。沒過多久,全站工作狀態有了明顯好轉。
通過談心談話,黨支部也逐步形成“發現問題立即談”“黨員骨幹帶頭談”“製定措施立即改”等務實舉措。
前不久,旅裏組織比武。朱雪建發現年輕戰士普遍積極不高,一問才知究竟。以往都是“老將骨幹出場,年輕戰士‘墩苗’”,新戰士們索不抱期待。
“一個人渾身是鐵能打幾顆釘?年輕戰士不‘挑擔子’,怎麽得到鍛煉?真打起仗來,能不能個個過得硬、頂得上?”朱雪建分別與部分年輕“種子選手”及老骨幹展開談心談話。
談心談話後,新戰士放下了心理包袱,老骨幹也欣然轉身“換腦”,從“運動員”轉崗“教練員”。陳國應、劉偉修等老班長發揮“酵母”作用,幫助新戰士找差距、補短板,選拔出一批比武場上的“新麵孔”。訓練熱情重燃,專業水平穩步提升。最終,雷達站憑借“新生力量”,在比武競賽中取得第一名。
“解開了談心談話這道題,也就解開了連隊建設的一道‘密碼’。”朱雪建說。
版式設計:梁 晨
期待下一次談心
■中部戰區空軍某雷達站黨支部 姚奇峰
想不到,話語的力量能夠這麽大。
其實,最初我對談心談話的認識還比較片麵。主要體現於兩點:一是我剛剛任職支部,站裏官兵、工作我都不熟悉,官兵們也都用打量的眼神看我,總感覺我們之間隔著一堵牆;另一方麵,我曆任排長、副連長、參謀、宣傳文化幹事等崗位,接觸過不同類型的官兵,包括我在內的不少人認為“有問題,才去談心;沒問題,也沒什麽好談的”。
可是,從陳國應與我的談心談話開始,我逐漸體會到,談心談話作為一項組織生活製度,可以發揮為連隊建設提質增效的強大作用。
任職不久,我觀察了解到個別黨員骨幹存在“嚴人不嚴己”的苗頭傾向,隨即與他們“一對一”展開談心談話。那幾天,我宿舍的燈都亮到了後半夜。但是談心談話的效果“立竿見影”,幾名黨員骨幹的精神麵貌為之一新,全站整體工作狀態也在他們的帶動下有了明顯好轉。
這件事的順利解決是一個轉折點。自那以後,全站官兵對談心談話的態度越發積極,我辦公室的門常常被戰士們敲響。
談心談話隻是手段方法,做好“下篇文章”,推動連隊建設才是目的。為此,我們定製了“談心談話台賬”,羅列出談心談話中得來的意見建議:三級軍士長劉偉修提出建立空情處置案例數據庫;排長昌汨盟建議用好骨幹隊伍,增加管理權限……
就像順藤摸瓜,我們順著官兵提出的“難點、痛點、堵點”向根源上“摸”,每一條每一項都明確整改方法、具體時限、責任人,完成一項就勾掉一項,由責任人逐一簽字銷賬。
談心談話的“真效益”,打開了官兵的“話匣子”。
如今,站裏官兵一旦發現新問題、想到新建議,都會主動用起談心談話這個“法寶”。
無形的牆逐漸消解,距離被無限拉近。通過一次次談心談話收獲了實實在在的成果,讓我隨時期待下一次談心。
(楊 克 本報記者 康子湛 李建文 特約記者 張 雷)
來源: 解放軍報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