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丨銀行螺絲釘
股票:比黃金、房地產更年輕的資產
今天我們介紹的,是今年螺絲釘翻譯的一本新書,也是投資領域的經典好書《股市長線法寶》。

[美]傑裏米ⷨ忦 著⠀
銀行螺絲釘 譯
集團 出版
其實股票這類資產,相比黃金、房地產等資產,還是比較年輕的。
早在千年之前,人們就知道黃金、土地的價值。但人們認識到如何投資股票資產,也隻是最近三四百年的事情。
最初:股票等於賭博
第一隻股票怎麽來的?
在160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誕生了。當時遠洋貿易比較火爆,從東南亞帶回一船胡椒,就有400%的利潤率。但是風險也巨大,一旦遇到事故,血本無歸。
荷蘭東印度公司,采用了當時非常先進的股份製+股票分紅的製度:大家一起出錢,賺了錢一起分紅,出了風險一起承擔。
這就是股票投資的誕生。
最開始的時候,股票是不能隨意轉讓的。後來持有股票的股東多了,總有股東希望能退出,也有新的人希望成為股東。
於是就有了股票交易的需求。
同樣是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出現了全世界第一家股票交易所。大家選一個方便交易的地方,在那裏交易股票。
當時沒有電腦、沒有互聯網,很多人是支個攤,沿街叫賣自己的股票憑證。感興趣的投資者就來討價還價。其實一直到20世紀,很多公司的早期紙質股票憑證也是這麽交易的。
荷蘭東印度公司發展順利,也讓一批股東通過分紅賺了錢。其他人也想分杯羹。
在1711年,英國議會通過了南海公司的成立。
當年英國為了跟法國爭奪歐洲霸主地位,發行了大量的政府債券。南海公司成立的目的,就是認購債券,支持政府信譽。作為回報,英國政府給南海公司提供了永久的煙草、酒等方麵的優惠政策,以及南美洲的貿易壟斷權。
開發南美洲,在當時是一個非常時髦的概念。英國整個上流社會爭先恐後地投資南海公司,甚至英國國王都買了,也包括大家熟悉的牛頓。
南海公司在半年裏漲了超過7倍。但是這個漲幅遠遠超過公司盈利增長,之後股價跌回原點,投資者損失慘重。甚至直到300年後的今天,南海泡沫還是非常出名的泡沫代名詞。
牛頓也說出了那句著名的:“我能計算出天體的運行軌跡,卻難以預料到人們如此瘋狂。”
我們經常把一些大盤股叫作藍籌股。
為啥叫藍籌股呢?
賭場裏有三種顏色的籌碼,其中藍色的比較值錢。所以後來就把一些規模較大、經營不錯的股票,叫作藍籌股。
從這個名字上,也可以看出,當時的投資者就是把股票看成跟賭博一樣的。這種情況,幾乎持續了300年。
專業投資者從股票資產長期獲利
事情到了20世紀,開始發生變化。
在20年代末期,出現了著名的1929年大股災。
當時有一個叫格雷厄姆的投資者,在這次下跌中損失慘重,瀕臨破產。
後來不得不回到大學當教授。這也讓他對股票市場投資,養成了極度保守的投資思路。
後來他把自己的投資經驗,進行反思,總結成了幾本書,包括《證券分析》《聰明的投資者》。
在書中,明確了幾個投資的核心原則:
ⷠ買股票就是買公司。
ⷠ買入股票要有安全邊際的意識,買得便宜。
ⷠ用市場先生的眼光看待市場波動。
這幾個原則也被後來的股神巴菲特所學習並發揚光大。
股票投資,也開始逐漸出現了方法論。投資者不再是像無頭蒼蠅一樣,去賭短期的股價漲跌了。
1929年大股災,美股最大下跌89%,是曆史上最大的一次熊市。之後到二戰,美股股市經曆了一段漫長的低迷周期。二戰結束,百廢待興,大量的股票從之前的極端低估中走出,美股也開始上漲。
從二戰後,到20世紀90年代,是美股投資百花齊放的階段。
能夠在這個階段名留青史的投資大師,都有自己的投資策略和方法論,這些也被市場上其他投資者總結和學習。
ⷠ擅長價值投資的格雷厄姆、巴菲特;
ⷠ擅長成長股投資的費雪;
ⷠ擅長保險股投資的戴維斯;
ⷠ擅長全球投資的鄧普頓;
ⷠ擅長低市盈率投資的約翰涅夫;
ⷠ擅長均衡風格的彼得ⷦ奇……
這些投資者先後崛起,也驗證了自己的投資方法論。
股票資產可以給投資者提供長期不錯的回報。但此時,股票投資上長期獲得收益,仍然是少數投資高手的權力。
普通家庭從股票資產長期獲利
到了20世紀80年代,當時已經有不少長期業績優秀的投資高手或者基金經理。不過大部分美國家庭還沒有配置股票資產,畢竟股票資產波動風險高。
如何讓更多的普通人,享受到股票資產的長期收益,同時避免投資者自己亂投資導致虧損呢?
401(k)計劃誕生了。這個計劃也是美國很多上班族的養老計劃。
每個月發下工資來之後,拿出一部分投入401(k)計劃。這個計劃會幫助投資者投資一些股票基金,例如指數基金。但是需要到退休之後才能取出來。
很多美國上班族,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投資了指數基金。一直到退休取用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積累了很多的財富。相當於做了一個長達幾十年長度的定投計劃。
401(k)計劃,以及隨後出現的各種養老金計劃,是美國大多數家庭真正投資股票資產的主要方式。
總結
美股在20世紀80年代之前,也是波動幅度比較巨大,是少數投資高手才能獲利的市場。
在美股80年代401(k)計劃實施後,越來越多的家庭,用長期定投的方式,在養老金計劃中,配置了指數基金。這給美股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新增現金流,也讓市場的波動風險逐漸降低。
在2024年12月15日,國內的個人養老金賬戶[也被稱為中國版401(k)計劃],也正式、首次納入了指數基金。首批有85隻指數基金。覆蓋了主流的滬深300、中證500、中證A500、紅利等指數基金。
這個事件是標誌性的。
未來也會有越來越多的家庭,通過指數基金等方式,參與股票資產的長期投資。
股票資產長期回報不錯,但短期風險較高。投資者做好低估買入+耐心持有,收益也就水到渠成了。
來源丨銀行螺絲釘
活動推薦
2025年2月19日,《股市長線法寶》譯者銀行螺絲釘將受邀做客吳曉波頻道直播間,歡迎掃碼預約直播~